十月一将近,全国劳动人民早日为祖国庆生的心情是相当迫切呀,但是随着天气转凉,隐隐的感觉得到北方雾霾天的脚步也近啦……
其实,近年来雾霾已经成为话题中心,“环保”二字的分量也愈发沉重。资本市场上,环保也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概念,甚至有“雾霾概念股”之说。
当你还在关心今天的天气怎样,带不带口罩的时候,聪明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“环保”产业的投资洼地。
你知道“环保”产业有多重要吗?
从定义上看,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,以防治环境污染、改善生态环境、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、商业流通、信息服务、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。
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,环保产业快速发展。
据统计,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1992年的2500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6000亿美元,年均增长率8%,远超全球经济增速,成为各国的“朝阳产业”。
民间力量与政府合力出击,环保成为民生焦点
2017年的春天并不寂静,政界、学界、产业界、媒体乃至普通公民,都认真思索着、讨论着中国的环保路线。
知名主持人柴静的空气污染发布深度调查《穹顶之下》,引发巨大反响。每年“两会”上,节能环保产业总是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话题之一,今年也不例外。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再度提出要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;在2016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指出,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。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;在2017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再次指出,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,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。
证监会:支持私募基金参与节能环保产业投资
2月8日下午,证监会公布了《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502号建议的答复(摘要)》。其中指出,始终积极支持私募投资基金参与节能环保产业投资,并通过支持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、政府引导基金,吸引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企业,促进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,并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公司债券融资。
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
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,环境承载能力总体已经接近或达到极限。大气污染、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,这决定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巨大。
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,成为很多城市人的生活习惯。《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6》显示:
●2016年,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,有8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,占全部城市数的24.9%;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,占75.1%。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.8%,比2015年上升2.1个百分点;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1.2%。
●全国地表水1940个评价、考核、排名断面(点位)中,Ⅰ类、Ⅱ类、Ⅲ类、Ⅳ类、Ⅴ类和劣Ⅴ类分别占2.4%、37.5%、27.9%、16.8%、6.9%和8.6%。6124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,水质为优良级、良好级、较好级、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10.1%、25.4%、4.4%、45.4%和14.7%。
●322个进行昼间区域声环境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,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.0分贝;320个进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,道路交通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.8分贝;309个开展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,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92.2%,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74.0%。
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,也意味着环保产业巨大的投资空间和机会。淮河是全国环境污染的典型,以这条大河流的治理为例,其投入就十分庞大。
“走千走万,不如淮河两岸。”这句民谚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淮河流域人民安居自得的情形。淮河作为中国第三大河流,流经180多个县(市),养育着1.7亿人。“50年代淘米洗菜,60年代洗衣灌溉,70年代水质变坏,80年代鱼虾绝代,90年代身心受害。”为了治理淮河污染,国家不断出台政策,并投入巨资在淮河流域投资建设了多个污水处理厂,国家在2008年以前就已先后投入近200亿治污费,数百亿投入仿佛只是向河里打了水漂。
2015年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8806.3亿元,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比例为1.30%,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.6%。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,“十三五”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,是“十二五”的3倍以上。
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
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,资本也将面临重要的投资机遇。随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,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本文观点不代表坤元基金观点
文章来源:
黄晓勇:《给水排水|黄晓勇:环保产业投资的空间有多大?机会在哪?》
农开基金:《证监会:支持私募基金参与节能环保产业投资》